巴比伦

6 剩余天数

2024 年服务器费用筹款活动

帮助我们完成向全世界提供免费历史教育的使命!请为我们 2024 年的服务器成本捐款。有了您的支持,每月都有数百万人免费学习历史。
$13911 / $18000

定义

Joshua J. Mark
翻译,由Claude He翻译
发表于 14 October 2022
X
Lion of Babylon, Ishtar Gate (by Jan van der Crabben, CC BY-NC-SA)
伊什塔尔门,巴比伦之狮子
Jan van der Crabben (CC BY-NC-SA)

巴比伦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著名的城市,其废墟位于现今伊拉克境内,距离巴格达西南方向大约59英里(94公里)。巴比伦的名字源于“bav-il”或“bav-ilim”,在阿卡德语中的意思是“上帝之门”(或“众神之门”),“巴比伦”则是希腊语称谓。在其存在的时代,巴比伦是一座伟大的文化和宗教中心。

这里据称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所在地,古希腊作家们每当提及这座城市时,也常怀敬畏之情。然而,从《圣经·创世纪》第11章1至9节开始,诸多负面描述外加与之相关的巴别塔故事等,则让巴比伦变得名声败坏。巴别塔通常也和巴比伦的金字形塔庙联系在一起。

在《但以理书》、《耶利米书》、《以赛亚书》,以及最为人所熟知的《启示录》中,这座城市同样经常以负面形象示人。学者保罗·克里瓦切克(Paul Kriwaczek)指出,“巴比伦的恶劣名声可以直接归咎于《圣经》”(第167页)。因为这些记述缺乏对这座城市的正面描述,最终左右了巴比伦在近代人们眼中的声望(有些狼藉),但也导致了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维(Robert Koldewey)于1899年对它的重新发现和认识。

巴比伦城是在阿卡德的萨尔贡大帝(约公元前2334-2279年在位)登上王位之前的某个时期建立的。直到汉谟拉比大帝(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崛起前,它应该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港口城市,位于幼发拉底河边。但汉谟拉比将其作为首都,并创建了巴比伦帝国。然而,汉谟拉比去世后,他的帝国也迅速解体了。公元前1595年,这座城市遭到赫梯人的掠夺,随后便被加喜特人占领,后者将其重新命名为 Karanduniash。

关于这座城市的最早记载来自阿卡德萨尔贡时期的一段铭文。

巴比伦曾一度由迦勒底人(约公元前9世纪)统治,因此在后来的希腊作家(尤其是希罗多德)和圣经抄写员笔下,迦勒底人的名号也和巴比伦人画上了等号。之后,巴比伦被新亚述帝国(公元前912-前612年)所控制,直到纳波帕拉萨尔(公元前626-前605年)夺取了这座城市,并建立了新巴比伦帝国。再后来,波斯人在居鲁士二世(即居鲁士大帝,约公元前550-前530年)的统领下征服了巴比伦,并将其作为阿契美尼德帝国(公元前550-前330年)的首都,这个状况延续到公元前331年,直到巴比伦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为止。

随后,在塞琉古帝国(公元前312-前63年)、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4年)和萨珊帝国(公元224-651年)统治下,巴比伦城继续作为贸易中心而存在,但再也没能达到汉谟拉比大帝时期或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604-前562年在位)时期的辉煌。公元7世纪,信仰穆斯林的阿拉伯人征服巴比伦之后,这座城市开始衰落,并最终被废弃。

直到19世纪被发现之前,人们仅能通过圣经故事和古典文献才得以知道巴比伦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主持下,巴比伦的修复工作启动,工程包括对伊什塔尔门的重建(实际上,原版的伊什塔尔门目前位于德国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2019年,这座伟大城市的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港口城市和汉谟拉比

关于这座城市的最早记载来自阿卡德王国萨尔贡大帝时期的一份铭文,当时的巴比伦城只是一座规模较小但能创造丰厚利润的河港城市。有记录表明,在后来的阿卡德国王沙尔-卡利-沙里(约公元前2223-前2198年)统治期间,巴比伦城中曾建起了两座寺庙。之后巴比伦一度受控于卡扎卢城(Kazallu),直到被阿摩利酋长Sumu-abum(约公元前1895年在位)所占领。Sumu-abum的继承者 Sumu-la-ilu(也称作Suma-la-El,约公元前1880-1845年在位)创建了巴比伦第一王朝。在那个时期,巴比伦依然只是个小港口,其光芒被周围的城邦所掩盖。

国王辛-穆巴利特(约公元前1812-1793年在位)让这座城市变得辉煌起来,但并未使它出类拔萃而超过其他城邦。最后,他面向邻近最强大城邦拉尔萨(Larsa)发动了一次军事行动,但不幸战败。辛-穆巴利特被迫退位,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汉谟拉比。汉谟拉比表面上顺从拉尔萨王,但背地里却紧锣密鼓地加强了城墙的防御力,也提升了巴比伦城的实力,他还秘密组建并训练了一支军队。

当拉尔萨召唤汉谟拉比提供兵力以抵御埃兰人的入侵时,汉谟拉比应允了。但是当地区危机过后,他迅速占领了属于拉尔萨的伊辛城和乌鲁克城这两座城邦,并和拉格什以及尼普尔缔结了同盟,最终完全灭亡了拉尔萨。随后,汉谟拉比继续了他的征服行动,颁布了法律条文,征服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帝国。

Code of Hammurabi
汉诺拉比法典
Larry Koester (CC BY)

大名鼎鼎的《汉谟拉比法典》只是他若干政策的一个缩影,其实施目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并促进繁荣。他扩大并加高了城墙,开展了一系列宏伟的公共工程,包括豪华的神庙和运河等,还将外交作为执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谟拉比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到了公元前1755年,他已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都纳入到巴比伦的统治之下。当时的巴比伦已发展成主要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远超十万。在汉谟拉比之后,这座强盛的城市也变得极具盛名,以至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整个区域都被称作巴比伦尼亚。

亚述人与尼布甲尼撒二世

汉谟拉比去世后,他的帝国开始瓦解,巴比伦尼亚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渐萎缩,到了公元前1595年,巴比伦被赫梯人轻而易举地攻克。加喜特人也紧随赫梯人之后,还将城市的名字改为 Karanduniash。在公元前14世纪到前9世纪之间的某一时段,巴比伦建造了大金字形庙塔,这座庙塔后来与巴别塔产生了关联。这种关联可能是由于阿卡德语中的 bav-il(意为“上帝之门”)被误解成希伯来语中的 bavel(意为“混乱”)所导致的。

Recreation of the Etemenanki in Babylon
巴比伦 Etemenanki 的艺术重建
Ancient History Magazine / Karwansaray Publishers (Copyright)

在《创世纪》的故事中,人们渴望扬名立万,并在死后仍能被铭记,于是开始建造一座巨大的塔楼以通天界。上帝对此感到愤怒,他担心如果继续放任人类的为所欲为,那么人类就会尝试更多事情,从而扰乱自然秩序。因此,他裁定人们不应再使用同一种语言,并变乱了他们的口音,让彼此再也无法理解对方,于是这座塔最终未能建成。对此,学者塞缪尔·诺亚·克莱默(Samuel Noah Kramer)认为,希伯来抄写员听说或亲眼见到了这些废墟中,包括巴比伦塔庙在内的许多神塔,而这个故事则是为了对这些所见所闻作出解释(《苏美尔人》,293-294页)。

加喜特人之后,亚述人开始主宰这一区域。在国王西拿基立(公元前705-前681年)的统治下,巴比伦不断地发起叛乱。终于,公元前689年,失去耐心的亚述王下令洗劫并摧毁了巴比伦城,还将废墟夷为平地,作为对其它叛逆者的警告。但西拿基立的手段过于极端,因而被民众普遍视为对神灵的亵渎,甚至在他自己的宫廷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感。不久之后,老亚述王被自己的儿子们谋杀,借口则是因毁灭巴比伦而遭受的报应。

西拿基立的继任者,阿萨尔哈东(公元前681-669年)曾努力地去尝试恢复巴比伦往日之荣光,并亲自监督相关工作。但到了其子亚述巴尼拔(公元前668-627年在位)继位后,巴比伦再次发起了叛乱。亚述巴尼拔镇压叛乱,但他并未对巴比伦城进行重大破坏,事实上,他还亲自清理这座城市,驱逐了那些邪恶的精灵,人们认为是它们造成了麻烦。到这个时候,巴比伦便已经确立了其作为文化和学术中心的地位。

在亚述帝国灭亡后,迦勒底国王纳波帕拉萨尔(Nabopolassar)夺取了巴比伦王位,他小心翼翼地通过联盟建立了“新巴比伦帝国”。他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大范围改造,使其占地面积达到了900公顷(2200英亩),还建造了美索不达米亚最美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批建筑。

Ruins of the North Palace of  Nebuchadnezzar II, Babylon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北宫遗址,巴比伦
Osama Shukir Muhammed Amin (Copyright)

除了圣经的作者们,每一位提及巴比伦城的古代作家,在描述被称为“天地之根基”的宏伟 Etemenanki 庙塔时,都对那巨大的城墙、伊什塔尔门,以及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流露出敬畏之情。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描述这座城市的规模时曾说到:

这座坐落于广阔平原上的城市呈现出完美的正方形,每边的长度为120斯塔迪亚(注:stadia,古希腊长度单位,1 斯塔迪亚约160米到180米),总周长达到480斯塔迪亚。除了宏大的规模,在壮丽程度上也没有任何其他城市能与之相媲美。首先,它被一条宽阔而深邃的护城河环绕,水量充盈;护城河之后,矗立着一堵城墙,宽度为50皇家腕尺(cubit,古希腊长度单位,1 腕尺约62厘米),高度则达到了200腕尺。(I.178)

尽管一般认为希罗多德严重夸大了巴比伦城的实际尺寸(他自己可能也从未亲自到访过巴比伦城),但他的描述却也反映了同时期其他作家对巴比伦城的普遍赞誉,他们记录了这座城市的辉煌,特别是宏伟的城墙,将其视为当时的世界奇观。人们普遍认为,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期间(就是让犹太人沦为“巴比伦之囚”的巴比伦王),在巴比伦建造了著名的空中花园和伊什塔尔门。关于“空中花园”,以狄奥多罗斯·西库卢斯(Diodorus Siculus,约公元前90-前30年)所著《历史丛书》(Bibliotheca Historica)第二卷第十章中的描述最为详尽。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卫城一部分的“空中花园”,它并非来自女王塞米勒米斯(Semiramis),而是由一位后来的叙利亚国王为了取悦一位嫔妃而建。据说这位王妃来自波斯,她渴望家乡的山间草地,于是请求国王建造一处人工园林来模仿波斯独特的风景。园林的每一边都延伸出四个普莱特拉(注:plethra,古希腊长度单位,约185米)。由于进入花园的小径像山坡一样倾斜,而建筑的各部分一层层地相互叠加升高,因此整个建筑的外观就如同一座剧院。层层向上的露台完成后,在它们之下还建造了一系列长廊来承载整个花园中植被的重量,并沿着坡道一级级逐渐升高。而最高的一层长廊高度达到五十腕尺,支撑着公园位置最高的露台,露台与城市的城垛围墙高度相等,组成了一个平面。此外,那些花费巨资建造的墙体厚度达到二十二英尺,而两墙之间的通道宽度为十英尺。长廊的屋顶覆盖着十六英尺长的石梁,包括搭接部分,梁的宽度为四英尺。在这些石梁上方的屋顶,首先铺设了一层浸透了大量沥青的芦苇,接着是两层由黏性材料粘合的烧制砖,作为第三层的则是铅覆盖层,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防止土壤中的水分发生渗透。在这所有结构之上,是足以支撑起巨大树木根系的厚重土壤层;平整的地面上种植了各类树木,或以巨大的体型,或以其他特殊之处,这些奇花异草的魅力足令观者感到赏心悦目。由于长廊逐层向外延展,每一层都能得到阳光的照射,其中设置了许多功能各异的皇家居所;还有一层长廊,其中设有通往最上层平台的入口以及用于给花园供水的装置,这些装置能从河中大量取水,但从外部却看不到这一过程。我现在所描述的这座公园,是在后来建造的。

在这部分作品中,狄奥多罗斯谈到了半人半神的女王塞米勒米斯(其原型则可能源自真实存在过的亚述王后萨穆-阿玛特,Sammu-Ramat,公元前811-806年)。他所说的“后来的叙利亚国王”则是因为希罗多德将美索不达米亚称作“亚述”。近来的学术研究表明,空中花园实际上从未存在于巴比伦,而是西拿基立在其首都尼尼微所建造的。学者克里斯托弗·斯卡雷写道:

西拿基立在尼尼微的居所具备了大型亚述宫殿所应有的一切装饰:巨大的守护雕像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石雕(在71个房间中有超过2000块石雕),而宫殿的那些花园,也同样不比寻常。英国亚述学家斯蒂芬妮·达尔利(Stephanie Dalley )最近的研究提出,这些花园就是著名的“空中花园”,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后世的作家将空中花园安插到了巴比伦,但是广泛的调查研究未能找到任何相关的线索或痕迹。但来自西拿基立的豪言壮语中,却描述了位于尼尼微的宫殿花园,并且在多个重要细节上与“空中花园”不谋而合。(231页)

不过,如果空中花园确实位于巴比伦城,那么它应该是城市中心那些复杂建筑群的一部分。幼发拉底河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新城中有马杜克神庙和高耸的金字形神塔,空中花园很可能也会坐落于此。在阿萨尔哈东(Esarhaddon)的统治下,街道和大道被拓宽,以更好地适应每年一次的盛事——伟大神祇马杜克(Marduk)雕像的巡游,这一巡游是从城市内的马杜克之家神庙出发,前往位于伊什塔尔门之外的新年庆典神庙。这些街道和大道在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建和完善。

Hanging Gardens (Artist's Impression)
空中花园(艺术家的想象)
Mohawk Games (Copyright)

波斯人的征服

新巴比伦帝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继续存在,到了纳波尼德(Nabonidus,公元前556-539年在位)统治时期,巴比伦仍然是一个重要城市。纳波尼德被誉为“第一位考古学家”,因为他致力于对古老的遗迹的修复和还原工作(如乌尔的金字塔庙)。公元前539年,这个帝国在奥皮斯战役(Battle of Opis)中败给了居鲁士大帝统领的波斯人。尽管巴比伦的城墙坚不可摧,但波斯人巧妙地制定了一项计划,通过改变幼发拉底河的流向,使流入巴比伦城的水位降低到人可以通行的程度。

当城市的居民因庆祝一场盛大的宗教节日而注意力分散时,顺着降低了水位的河道,波斯军队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悄悄接近并穿过了巴比伦城墙。波斯人声称,几乎兵不血刃,他们便占领了这座城市;但当时一些记录显示,城墙和城市的部分区域需要进行修复,这或许暗示了这场战争并非像波斯人所宣称的那样轻松。

Great Gate of Ishtar
伊什塔尔门
Rictor Norton (CC BY-NC-SA)

在波斯人的统治下,巴比伦作为一个艺术和教育中心而蓬勃发展。居鲁士和他的继任者们对这座城市极为重视,将其作为帝国的行政首都之一。巴比伦的数学、宇宙学和天文学备受尊崇,人们认为米利都的泰勒斯(约公元前585年)曾在那里学习过,而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1年-约前497年)能够提出他著名的数学定理也是因为依靠了巴比伦人的模型。

结局

公元前331年,征服了阿契美尼德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继续保持了对巴比伦城的尊重,命令士兵不得破坏建筑物或骚扰居民。他原本想要修复并美化这座城市,但很不幸,还没来得及实施这些计划,他就去世了。学者斯蒂芬·伯特曼(Stephen Bertman)指出:

在去世前,亚历山大大帝下令拆毁巴比伦金字庙塔的上层结构,打算将其改造得更加宏伟辉煌。但他未能活着看到这项计划的完成。此后数百年,散落的石料被农夫们搬走,用于实现他们缺乏抱负的梦想。如今,传奇的巴别塔所剩无几,只剩下一个沼泽池塘的基底。(14页)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于巴比伦去世。为了瓜分帝国,他的权力继承者们在继业者战争(Wars of the Diadochi)中大打出手,特别是针对巴比伦城的争斗非常惨烈,以至于城中的居民为了活命而纷纷逃离(或者,根据一份古代报告,人们是被强制迁走的)。等到帕提亚帝国统治该地区时,巴比伦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城市逐渐沦为一片废墟,即使在萨珊王朝短暂的复兴时期,也再未能接近其往昔的强盛。

公元651年,穆斯林征服了这片土地,让巴比伦城本就所剩无几的废墟也烟消云散。时间和沙土完全埋葬了城市的遗存。到了17世纪和18世纪,欧洲的旅行家们开始探索这一区域,并带着各种有趣的文物返回自己的家乡。进入19世纪后,欧洲的诸多博物馆和高等学府等,出于为圣经故事寻找考古证据等目的,多次出资对该地区进行考察,并挖掘出了许多著名的美索不达米亚古城;其中就包括了伟大的巴比伦,曾经的“众神之门”。

删除广告
广告

问题与解答

巴比伦为何著名?

巴比伦在其所在时代,以伟大的知识、文化和宗教中心而闻名。而今,它最为人所知的形象源自《圣经》中的描绘,它被刻画成一座充满罪恶与堕落的城市。

巴别塔真的在巴比伦吗?

在《圣经》“巴别塔的故事”中(创世纪 11:1-9),并没有特别提及巴比伦,仅提到了“那城和那塔”。通常认为,是希伯来抄写员将这座塔与巴比伦联系了起来,起因则是由于阿卡德语翻译的一个错误,“巴比伦”在阿卡德语中的意思是“众神之门”,这个词与希伯来语中意为“混乱”的词产生了混淆。

“巴比伦”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巴比伦”这个名字来自阿卡德语“bav-il”,意思是“上帝之门”或“众神之门”。

巴比伦是如何衰败的?

巴比伦城曾遭受亚述王西拿基立和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的攻击与摧毁,但之后又被重建。最终,它仅仅是因为被忽视而走向衰败。到了公元651年,信仰穆斯林的阿拉伯人席卷了这一地区并对城市造成破坏,此后不久便被遗弃了。

关于译者

Claude He
何永恩是一位“大历史”爱好者,也是“大历史在线”网站的创建者。他拥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硕士学位,另外还获得了英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请访问这个网站:https://www.big-history.online/

关于作者

Joshua J. Mark
Joshua J. Mark现在是一位自由作家,曾在纽约Marist学院兼职哲学教授。他曾在希腊和德国生活,并环游过埃及。他在大学教过历史、写作、文学和哲学。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Mark, J. J. (2022, October 14). 巴比伦 [Babylon]. (C. He,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53/

芝加哥风格

Mark, Joshua J.. "巴比伦." 翻译 Claude He.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October 14, 2022.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53/.

MLA 风格

Mark, Joshua J.. "巴比伦." 翻译 Claude He.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14 Oct 2022. 网络. 09 Sep 2024.